无臭、无味粉末,密度4.25-4.5,分解温度>1600℃。溶于热浓酸,几乎不溶于水、稀酸、醇。水悬浮溶液对石蕊试纸呈中性。
酸钡药理学
本品为X线双重造影剂。系度胃肠造影剂,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,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,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。常用于消化道造影,据国内使用者报道,粗细不匀型酸钡,优于细而匀的酸钡。
酸钡适应症
适用于上、下消化道造影。
酸钡用法和用量
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,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。
酸钡不良反应
一般无反应,偶有排便困难(为了防止便秘,检查后应充分饮水,必要时可服缓泻药或用开塞露)。
酸钡禁忌症
疑有消化道穿孔患者。肠梗阻患者。急性胃肠出患者。全身衰弱患者。(泻剂禁用甘露醇)。
酸钡注意事项
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,如阑尾炎、憩室、溃疡性肠炎、寄生虫感染等。
一、用法1、食管造影
(1)常现食管造影:口服适当酸钡剂可观察食管外形、大小、位置、扩张性及蠕动波情况,籍以诊断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。用透视结合系列快速点片进行记录。
(2)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:口服高浓度,低粘度酸钡剂15-60ml(成人剂量); 同时咽下大量气体,然后进行透视及连续点片摄影。
2、胃及造影
(1)常规造影:空腹口服中等粘度酸钡剂造影剂250ml,透视下观察及十二指肠的粘膜、形状、大小、位置、轮廓、柔软度及蠕动波。同时用常规位置进行点片摄影,用以诊断胃及十二指肠功能及器质性病变。
(2)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:空腹服下高浓度,低粘度酸钡剂250ml并口服发泡剂产生300-500ml空气;再注射低张药物。用此法目的可使表面显影,以诊断微细病变(如早期)。
(3)小肠造影:经十二指肠管向小肠注入稀钡剂800-1500ml。如欲做双对比造影,再经肠管注入气体或0.5%纤维素液1000ml。在透视下进行点片摄影。(4)先对病人进行结肠清洁;经胆管注入稀钡剂1500ml左右,在透视下进行点片。如欲进行双对比造影,经肛管注入较高粘度酸钡剂300-600ml;然后再经肛管注入空气1000-2000ml空气并注射低张药物。透视并点片摄影。
二、用量(1)常规食管造影:60%-150%w/v(40%-75%w/w)10-60ml。
(2)双对比食管造影:60%-250%w/v(40%-85%w/w)15-60ml。
(3)胃及十二指肠造影常规造影:40%-120%w/v(30%-60%w/w)250ml。双对比造影:250%w/v(80%-85%w/w)200-250ml。
(4)小肠造影常规造影:24%-50%w/v(20%-35%w/w)约800-1500ml。双对比造影:85%w/v(50%w/w)150-400ml。(5)结肠造影常规造影:17%-40%w/v(15%-30%w/w)1.5-2.0L。双对比造影:85%-120%w/v(50%-65%w/w)350-600ml。